新华社宁波8月15日电 题:走出“舒适区”打造“万千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宁波策略”
新华社记者 魏董华、黄筱
从早年乡镇企业担当“半壁江山”,到如今GDP跻身“万亿元俱乐部”、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居全国之首,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拥有绿色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是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三大服装基地、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
面对过去的“成绩单”,宁波这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优等生”依旧在思考如何突破“短板”,走出“舒适区”,继续爬坡过坎。
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声音:“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稍有懈怠就会被赶超。”
宁波“危机意识”发人深省:10年来支撑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未出现太大变化,一些新兴产业虽然看似增速很快,但是体量仍然过小,不足以成为带动宁波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在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建华看来,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底色的宁波制造业,在传统动能日渐枯竭、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攀升、核心竞争力愈发重要的当下,面临缺人才、缺“航母”、缺“网红”的短板。
“和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相比,宁波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相对处于劣势,缺乏自动化、信息化、工业设计等领域的高端人才。”黄建华说,宁波留才用才的成本也较高。
在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制造业需要航母级企业作为“舰队核心”为众多“中小舰船”护翼,才能乘风破浪、逆水行舟。
“从总量上来说,宁波尚未有产值过千亿元的制造业企业,缺乏航母级企业作为产业支柱,就难以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带动起更多的产业分支和更长的产业链条。”宁波市委政研室经济处处长李昭说。
当下制造业品牌的“网红化”趋势逐渐显现,然而,宁波制造业中新近崛起的都是面向企业端的,面向消费端的企业也是像雅戈尔、方太这样几十年的“老面孔”。“这说明企业缺乏更适合网络时代的营销思维和渠道能力。”李昭说。
面对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宁波发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为宁波抢占发展战略高地擘画了新的蓝图。
“不久前,宁波‘246工程’通过了专家认证,宁波将全力打造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等两个万亿元级现代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等4个五千亿元级现代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智能家电等6个千亿元级现代产业集群。”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说。
汽车制造率先发力。今年5月,吉利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制造产业基地扩建项目签约,该项目将在吉利汽车杭州湾新区第一制造基地原有年产22万辆轿车产能的基础上,新增年产8万辆轿车产能。
在关键基础件领域,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理事长甘中学,完成控制器、一体化关节、伺服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带动19位高层次人才、一大批“智造”项目落户宁波。
在提质扩量的同时,宁波制造业还开辟了第二条“战线”,激发小体量单项冠军的潜力,鼓励更多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关注并参与到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之中。如今,众多向高端制造转型的企业,构成了宁波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
甬江奔流,日夜不息。
2019年上半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7.2亿元,同比增长6.5%,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苦干实干,路在脚下。站上万亿元GDP的新台阶,宁波正蹄疾步稳,布局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