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工作全面完成 房屋震后评估基本完成 供水、供电、通讯等基本恢复正常 长宁6·17地震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昨天上午,四川省6·17抗震救灾应急救援联合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称,长宁6.0级地震全面搜救工作已经完成,抗震救灾工作正式转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同时,截至23日8时,珙县5.4级余震已造成32人受伤,其中19人留院观察治疗,暂无危重人员。
灾区生产生活秩序良好
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截至目前,地震搜救工作已全面完成,房屋震后评估工作已基本完成,受灾群众已进行分散或集中安置,灾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和交通已基本恢复正常,因灾死亡人员后事已妥善处理,因灾受伤人员在医院进行科学精心治疗,伤情总体平稳、好转,已有部分伤员恢复出院,部分受灾企业已恢复生产,灾区生产生活秩序良好。
此外,当地已下发《地震受灾群众安置补助及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发放标准实施办法》,正加紧开展多元化分散过度安置工作。
23日上午,四川省6·17抗震救灾应急救援联合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6·17地震抗震救灾应急联合指挥部决定,抗震救灾工作已正式转为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全面开展财产评估鉴定工作
在抗震救灾工作转为恢复重建工作后,当地成立工作组,全面开展受灾房屋和其他财产的评估鉴定工作,准确掌握灾情,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此外,已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和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同时,将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其他各项准备,力争在今年旧历新年前,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大部分工作。
在长宁6.0级地震发生5天后,22日22时29分,宜宾市珙县(北纬28.43度,东经104.77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对此,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员介绍,此次地震属于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的余震,属于正常起伏。
珙县5.4级余震发生后,省、市、县各级政府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询问灾情并作出批示,安排部署排查抢险、救护伤员和转移安置群众。当晚,珙县交通运输局派出21个巡查小组、30辆巡查车合计90余人对管辖路段、桥梁进行巡查,多数路段、桥梁无安全隐患,安全畅通。
据宜宾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消息,截至6月23日8时,此次余震导致珙县19人受伤,其中留院观察治疗11人,暂无危重人员,两处房屋垮塌,经济损失正在进一步核实中。此外,长宁县也因此次余震新增13人受伤,8人入院治疗。
因余震中断道路已抢通
随后,据珙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消息,珙县新增地灾点9个,共转移274户1244人,其中两个地灾点影响公共安全,需要紧急处置,正在请求省、市专家到现场指导。23日11时22分,因余震中断的珙双路已经抢通。
文/本报记者 李涛 戴幼卿
人物
5天后再次经历余震 男子淡定喊出“不要跑”
6月17日,宜宾市长宁发生6.0级地震,时隔5天,22日晚,当地再次发生5.4级余震。宜宾一男子经历两次地震,家中监控记录下了他从第一次慌乱起身到第二次淡定喊着“不要跑”的“反差”反应。昨天,视频中男子——家住长宁县的李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第一次地震后当地出现多次余震,“我能更从容更淡定地面对”。
两次经历由惊恐变淡定
23日,一段“宜宾两次地震,同一家人,监控记录了两次地震时男主家里的反应”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家中监控视频显示,17日地震发生时,一男子躺在沙发上,地震使房间剧烈摇晃,该男子迅速起身,但却没往门口跑,而是向房间内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提醒家人注意。
22日珙县5.4级余震发生时,同样是这位男子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强烈的震感下,他起身坐起,但却并没有向外跑,还对屋内慌张向门外跑的家人说“不要跑”。
家中监控记录下惊险一幕
23日,北青报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的男主人李伟。他今年39岁,家住长宁县,在当地经营一家早餐店。17日地震发生时,李伟正在位于6层的家中睡觉。地震来袭时,强烈的震感将李伟震醒,看到冰箱、电视摇晃得厉害,他慌忙起身。因为妻子和儿子还在房内,所以他快速冲向房间。
此前,宜宾也发生过多次地震,但震级较小而且当时李伟住在底层,震感都不强烈。17日地震发生时,位于6层的李伟第一次感受到地震的威力。他当时刚睡醒,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所有的反应都出于本能。喊上妻子、儿子后,李伟一家人匆忙跑下楼,“当时小区里、马路上全都是人。”
17日地震后当地余震不断,李伟也在家里做了些预防措施,“我把杯子放在桌子边,提醒我们地震情况”。第一次地震时,家里大家电和衣柜都晃动得比较厉害,李伟也提醒14岁的儿子,地震时不要待在这些大物件旁边,尽量到厨房、卫生间躲避。
再遇余震淡定面对
22日晚,宜宾市珙县再次发生5.4级余震。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他比较淡定。李伟告诉北青报记者,22日余震发生时,孩子有些慌张要往楼下跑,他就对儿子说了句“不要跑”。经历多次余震,李伟凭借经验,让家人在屋内找到安全的位置进行避险。
李伟介绍,这段监控视频是他发给几个住在宜宾市区的朋友,没想到却在网上“走红”。文/本报记者 李涛 张月朦
本组文统筹/池海波